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河南政府门户网站
信阳政府门户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新闻投稿

信阳茶与鸡公山

时间:2014-06-27 17:57   来源:鸡公山万国文化研究会   作者:姜传高 何军   点击:

 

信阳茶,亦称豫毛峰、信阳毛尖。产在鸡公山地区的称鸡公山云雾茶、云中龙凤,系毛尖中的精品。据史载:茶,入淮后,首先在豫南鸡公山区种植,而后扩及到信阳西部和光山等地。唐朝已跨入名茶行列,明朝衰败,20世纪初再次兴起,至今信阳毛尖已饮誉海内外。
茶本源于云贵高原,初为野生,后为人工培植,远播四面八方。茶从野生到人工种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神农本草》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神农氏是最早开发农业的历史人物。他教人们辟土植谷,发展农业生产。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也就是说,最初茶为野生,自神农氏开始种植。五千年前,黄河、长江流域的一些部落先后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神农氏是当时一个部落首领,史称炎帝。炎黄二帝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姓姜,主要活动在陕西宝鸡渭水,顺黄河下至豫鲁。炎帝被黄帝所败后,南徙于湖北随州的烈山,与信阳仅一山之隔。神农尝百草应在陕南秦岭或豫鄂之间的山区。上古,茶的种植传播途径和路线各有二:途径之一,通过自然媒介,即“风、鸟、兽”。史前,已从滇黔川漫播到秦岭一带;途径之二,宗教信徒参禅打座,产生困意,借茶提神。黄河以南寺院,多有植茶自用的记载。路线之一,沿云贵高原山脊,经川陕山脉向东延伸,即大巴山——秦岭——桐柏——大别山,入皖;路线之二,为水路,从云贵高原沿金沙江(长江上游)、长江进入沿江山区,一直远播到苏、浙、闽。因秦岭高峻,有碍向西北传播,加之气候不适,不宜生长。从秦岭折南,顺汉水至襄樊和义阳。由于天时地利,义阳发展成为全国的著名茶区。茶自人工栽培后,水路较山区传播速度快。
鸡公山植茶源远流长
茶,西周入豫(公元前11世纪~770年)已有3000余年历史,东周入淮(公元前770~前256年),亦有2700余年。入淮,首先在鸡公山区种植,其根据为:
1、《唐地理志》载:“义阳(信阳古称)土贡品有茶”。
2、信阳县志特点出:“柳林大茶沟、小茶沟,尚有唐宋遗株。”(1949年前,李家寨为柳林所辖,故称)。
3、陆羽著《茶经》指出:义阳茶在义阳南山区。茶圣陆羽考察淮南茶区,首先考察此区,即义阳郡钟山县,并在所著《茶经》中注明,义阳茶,即钟山茶,仅次于光州茶,为二等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交通条件所限,陆羽使用竟陵(今湖北天门)司马崔国辅送他的白颅乌犁作为代步和驮行李工具,只能选择走官马驿道,鸡公山区自古有两条驿道经过,一条从湖北自武胜关经观音河驿站向西(后改为向北),一条从湖北经白沙关、大茶沟,两条驿道南在湖北孝子店附近汇合,北在李家寨汇合。陆羽北上淮南茶区考察,首先从义阳郡钟山县开始是必然的。唐代义阳郡领义阳、钟山和罗山三县,钟山县应在义阳与罗山交界以南的山区,即鸡公山、灵山一带。
4、宋苏东坡称:“淮南茶,信阳第一”。
5、鸡公山北侧山沟以植茶驰名,以茶地为地名印入中国地图,如:大茶沟、中茶沟、小茶沟、大茶沟口、茶冲口、茶坊、茶坡、茶山等。大、中、小茶沟为鸡公山北侧的三条横沟。其沟长分别为8、5、4公里。大茶沟与鸡公山大东沟相连,内有旗杆石、大滴水等景点。鸡公山古老茶区约有34华里之长。茶树多分布于海拔300—500米之间。中茶沟西端出口称茶冲口,从李家寨南侧进入大茶沟的叉道口,称为大茶沟口。
6、鸡公山区野茶丛生。每逢清明至谷雨时节,山民野户,攀崖爬壁,采摘野茶,其品位甚优。
特别指出的是:在大小滴水之间,现在仍生长着“唐宋遗株”,旗杆村的村民每年春季都要爬崖攀树采摘,其收采量约为40斤。当地山民称之为“神仙茶”或“三棱茶”,泉水煮沸浸泡而饮,甘甜可口,醒脑提神,消疲祛疾。据当地居民称,具体棵数不祥,能产40斤春茶,至少也有百余棵茶树。树高4—5米,直径15—20公分。目前已查明的最大株古茶树根部周长88.8厘米,直径28.3厘米,树高约4.2米,冠幅6米×4米,海拨700米,坡度约85度。
2009年6月,河南省林科院院长朱延林教授和河南省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专家钱世江对最大株古茶树进行生长锥取样,经软化处理后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测定树龄约400-500年。由于生长锥取样有偏差(约2mm),未到达髓心,树龄测定不准确。但这一结论的价值,在于初步断定了鸡公山古茶树的生长年代大概在明朝末年,即1500年至1600年间。
史载:“明末,茶税过重,又遭匪劫,遂斩伐殆尽”。其中,“匪”是指农民起义军。鸡公山下的武胜关为南北七省通衢,古为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名关,战争频仍,历为兵家所争。明末,封建统治残酷,腐败没落,民怨沸腾,哀鸿遍野,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有史可证的有:太平天国的洪秀全“长毛军”、明末起义军李自成,均在鸡公山区活动过,至今留有旗杆石、将军石遗迹。明末,苛捐兵祸,茶税过重,茶农破落,茶树惨遭斩伐,茶道衰败,这是历史事实。关于茶的著述多见于元代以前,如唐代陆羽《茶经》和李肇《国史补》、宋代《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均把信阳茶列为名茶。鸡公山区的茶业兴衰,代表着豫南茶区的发展态势,从这一点出发,与其说县志记载的豫南茶史,不如说是鸡公山茶区的兴衰史。现时生长在大茶沟中的古茶树应该是唐宋遗株,是劫后余生的结果,正好与树龄鉴定的结论相吻合,同时也正好与民间有关鸡公山口唇茶的传说相互印证,从而具有科研上、历史上和文化上的多重意义。
独特茶质的形成
茶的栽培史证明,茶适应于丘陵和山区,历有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鸡公山地处南北过渡地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346.9毫米。此山区古为原始森林,年深日久的枯枝烂叶,积累了丰厚的腐殖土层。加之,云雾缭绕,土肥水足,光照适度,是生产优质茶的先决条件。东周入淮,初期,在寺院和官马驿站零星种植,度过了漫长的悠悠岁月,经过选种、栽植、优化,采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逐步形成“细、圆、光、直、多白毫,清香味浓,汤色碧绿”的独特品位,而成为土贡品载入史册。鸡公山系南北交通要冲,官马驿道路经该区,且临汉水,茶区就在驿道两侧,便于种植和运输。列入土贡品后,茶场逐步改为官办,直接生产经营,通过驿站,迅速运送京城。鸡公山区的大、中、小茶沟,即是官办茶区。官办茶场是供皇宫和贵族享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出现专业茶农,产茶大幅度增加,渐渐进入普通百姓家,成为人民大众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内容之一,从而演变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古老茶区枯木逢春
茶传入豫南,始于东周,兴于唐宋,衰于明清。信阳毛尖特质形成始于唐朝前。由于信阳茶深受人民喜爱,20世纪初,李家寨人甘周清联合王子谟、地主彭清阁等于1903年在信阳震雷山北麓恢复种茶,成立元贞茶社,从安徽聘请茶师指导,引进优良茶种,改进炒茶技艺,到民国初年又陆续成立了七个茶社,统称八大茶社,把经过改进的信阳茶命名为信阳毛尖,1915年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夺取金奖,名扬世界。在巴拿马获金奖的信阳毛尖,其优秀品位是鸡公山古茶质的延续。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植茶面积、产量飞跃发展,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可是信阳毛尖的发源地始于鸡公山的历史事实,却鲜为人知。尽管鸡公山区的茶,不是本区的支柱产业,但它的品位仍然很高。
鸡公山山顶、三条茶沟,加之当谷山、黄岗已植茶数百亩,产量近万斤。这虽不能和五云山、浉河港在量上相比,但品质却可与之齐名,甚至更优。
“天下名山僧占多”。20世纪初期,鸡公山的天福宫、灵化寺、活佛寺,僧人道徒均就近植茶。因此鸡公山云雾茶由山腰发展到山顶(海拔700米)。由于气候凉寒,采摘期短,质优量少,不可多得。1971—1975年,鸡公山办事处主任、书记李玉朝率民众在南岗辟土植茶。他朝夕劳作于山坡沟谷,终于建成茶园百亩,具有独特品质,仍为茶中精品,是鸡公山景区重要的土特产品。许多游客购之品尝,并赠送亲友。
当今,绿茶是国际上流行的无公害饮料。上世纪90年代初,信阳开始举办“中国信阳茶叶节”,至今已举办过17届,其宗旨是:“茶节搭台,经贸唱戏”。后代又升华为“中国信阳茶文化节”,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经贸活动。近年来,随着信阳对外形象的不断提升,连续获得“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20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和“中国改革之城”,又被河南省批准为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和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打造鸡公山国际论坛基地作为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着力点,省、市两级均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2010年元月15日成功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鸡公山国际文化旅游推介说明会,吸引了43个国家驻华大使和众多境内外媒体参加,参加外宾之多、媒体之众、影响之大,在信阳历史上还是首次。鸡公山已然成为了信阳文化旅游的国际名片。同时,将第18届“中国信阳茶文化节”再次升华为“国际茶文化节”,期间将举办中国鸡公山国际茶业论坛。这必将会对信阳毛尖走向国际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力推动信阳茶的进一步规模化、精细化和产业化。
------分隔线----------------------------